CN / EN
上海静安区市北医院保德路路分院立面改造设计
上海远创设计事务所 | 2021.07.15 11:19

关键词:建筑立面改造  建筑遮阳  冬季采光


项目位于上海静安区保德路545号,保德路汾西路交叉口东南侧,高4层,以医疗,诊断,体检,介护为主要功能。


03.技术图纸_1.jpg

 本项目区位


现状建筑存在两个主要问题:1. 过于单一冗长的沿街立面(近60米弧长)和毗邻的46/527路公交车总站,给本段街区带来混乱和焦躁感;2. 建筑朝西向和北向,根据建筑功能,夏日遮阳和冬日采光都非常重要,目前没有考虑处理措施。


01-1-宋扬.jpg

 改造前建筑照片


对现状问题分析后,根据限定条件导入设计构思,希望通过立面改造,改善以上两方面的客观问题,该项目是近几年我们在城市街区更新板块方面的实践类型之一。


03--宋扬.jpg

改造后局部立面


不同季节、不同天气、不同时间,沿着建筑走街,因为街区转角,建筑立面呈现光影节奏变化,在近60米长的弧形立面上缓缓舒展......时间流动,逐渐清晰的感受到光影在建筑本体上慢爬。同时,从总站不停进出的巴士,完成旅客们的空间载移,两种快慢节奏的时间空间交错,在城市生活中最为平常,是设计思考的出发点。


04--宋扬.jpg

立面改造后街角夜景


我们计划在本项目的创作中:一方面,通过城市街区更新,将城市的多元无序元素协调,始发站进出的公交车,是城市空间里一切移动物体中较大的目标。我们希望公交车或直行,或转弯,或变更车道时,动作和路径都稀释融合在更宽阔的建筑背景中,让街区画风不那么杂乱;另一方面,老旧城区的道路转角,通过光影关系重塑并加强建筑立面形态,加深街区印象,成为城市片区的一个节点性建筑。


从现状建筑开始,思考进化方案。


03.技术图纸_2.jpg

建筑一层平面图



对于现状建筑的体量和功能,不需要过多改动,焦点在于外立面的设计更新,达到以上双向目标。


现状为多层框架结构,涂料立面。现场勘测评估后判定结构安全稳定,顾虑到原先结构的计算安全荷载,在立面装饰材料的选择方面,放弃了过于厚重的水泥基类材料,根据项目改造总体投资预算,选用氧化金属铝单板做外立面装饰。


05--宋扬.jpg

改造立面局部照片


上海地区,对于本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朝向(西),建筑遮阳是考虑的重要因素,在窗户上檐设置出挑600mm的水平构件。根据夏至日14点太阳高度角为82度来分析,该构件起到较好的遮阳效果。


03.技术图纸-3.jpg

夏至日建筑遮阳分析图


诊所对采光的需求较高,尤其冬天太阳高度角比较低。根据冬至日16点太阳方位角为260度来分析,设置竖向三角形的氧化金属铝单板构件,一方面不影响室内对直射光的采光利用,一方面将直射窗框的关系通过金属构件漫反射进入室内,增强冬季的采光。


03.技术图纸-4.jpg

冬至日建筑采光分析图


03.技术图纸-5.jpg

遮阳与采光模型示意图


同时节点的出挑对于原先冗长消沉的街角立面,加强了几何立体感,强调弧形立面的光影变化关系,增强街区在道路转角处的印象。


06--宋扬.jpg

公交车色调与公交车的融合街景


设计采用“公交车色调”的白绿两色,清新淡雅色调组合,消解弧长冗长的转角立面对街道产生的压迫感,同时与公交车色调相近,街道前景和建筑背景更加融合,减弱公交车来回爬行的焦躁感,有效缓解了公交总站对于附近街区环境的消极影响。


不同时刻,光线对于街区主体面呈现出不同变化:白天,“公交车色调”与公交车的色调融合;夜幕降临时,建筑色彩被黑夜稀释,只有白色构架依然白色;华灯初上时,室内透出的白光与白色构架让建筑轻快,消解夜街的沉闷。


07--宋扬.jpg

改造后街角立面


总结:通过对现状建筑及周边环境调研:评估现状结构的稳定性和增负荷载的安全性;根据建筑朝向进行窗框节点设计,优化夏季遮阳和冬季采光的医疗功能需求;通过建筑立面的构造处理,增强建筑的塑性立体感;通过对公交车色调的提取使街区元素更加融合。


08-宋扬.jpg

改造后沿街立面


© Copyright 2021 上海远创设计事务所 版权所有 测ICP备123456789号